近日,有人反映收到了领取“五险一金补贴”的通知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迅速辟谣其为不实信息,并警示诈骗风险。这一快速响应既展现了政府部门维护公众利益的责任担当,也再次敲响了防范诈骗的警钟。
此类骗局属于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套路。诈骗分子仿冒官方通知、伪造政府网站,诱导公众填写银行卡号、验证码等信息。一旦提交信息,不仅补贴无从谈起,卡内资金还会被盗取,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。
诈骗屡禁不止,暴露了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。近年来,我国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方面不断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,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,开展了多次专项打击行动,取得了明显的成效。但定罪量刑难度较大,追赃挽损工作也面临重重困难。
在技术层面,诈骗网站常使用与官网高度相似的域名,一些域名服务商对此类“李鬼”网站的审核机制存在漏洞,部分社交媒体平台对诈骗链接的拦截技术更新较为滞后,有的更是为追求流量而放任虚假广告传播,无形中成为诈骗“帮凶”。
相关技术部门需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手段,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测和治理。要打破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,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作战,提高对诈骗行为的监测和打击能力。可通过建立全国仿冒网站黑名单库,利用AI技术实时封堵虚假域名,提升技术反制能力。互联网企业和平台应加强自律,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不断优化技术审核机制,加强对诈骗信息的识别和拦截。